时刻警惕!十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

2024-04-08 06:43:44

  【本地案例】2022年4月初无为市某镇居民林某(化名)收到了一条短信和一个支付宝口令链接,林某通过该链接进入支付宝一个临时聊天群,并在群友的推荐下,下载了一个刷单APP,后林某在该APP中做刷单任务及助力打榜任务,后平台以操作失误、解除风控、交纳保证金等为由不断要求林某转账。林某在多次转账后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约195万元。

  【预防提示】网络刷单属于违反法律行为,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面对突如其来的转账、汇款要求,务必要谨慎,一定要核实清楚,绝对不能随意转账、汇款,切勿抱有轻轻松松赚大钱的侥幸心理。

  【表现形式】诈骗分子通过电话和互联网找到有投资理财需求的群体实施精准诈骗(主要途径有:依靠各类社交和视频软件寻找受害人并建立联系、发布股票外汇等投资理财信息寻找目标人群、通过婚恋交友平台确定婚恋关系骗取信任等)。随后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人到第三方投资平台做投资。这些投资网站已经被诈骗分子掌控,能够随时控制后台数据。一些诈骗分子还会以各种理由先让受害人操作他自己的账号,并让受害人看到在该网站投资的高额收益。等到受害人相信在这些平台投资真的能挣钱后,诈骗分子就会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人进行大额投资。一旦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诈骗分子就会操纵平台数据,阻止受害人提现,并以缴纳“保证金”“个人所得税”等理由,要求受害人连续转账。

  【本地案例】2021年6月无为市某镇居民花某(化名)通过QQ结识一名好友,后在该好友的引导下在网上投资“金属币”,其前后八次在该平台共充值了770000元人民币,直到平台不能提现,网站也无法打开,才发现被骗。并且因花某推荐,其多名同事参与投资,均损失惨重。

  【预防提示】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信网友所说的“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专家导师指点”之类的诈骗话术,不要点击安装他人推荐的来历不明的APP来投资理财。投资理财必须选择合法正规的平台和机构。不要向陌生人盲目转账理财。不要点击网站链接或扫描陌生二维码下载投资理财软件或APP。

  【表现形式】诈骗分子会冒充电商平台客服,谎称受害人网购的商品出现问题,以退款、理赔、退税等理由,要求受害人私下添加“理赔客服”的微信、QQ,并让受害人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通过“屏幕共享”,骗取受害 人的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再将受害人卡里的资金全部转走。或者直接以缴纳“保证金”、解除“征信风险”、开启“退款通道”为由,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

  【本地案例】2022年3月11日无为市某镇居民王某(化名)接到自称支付宝客服电话称将朱莉购买快递弄丢,承诺双倍赔偿支付金钱给朱莉,让王某下载“上课宝”、“还呗”等app,索取了王某的个人信息,将王某银行卡中133290元转走。

  【预防提示】正规的退款退货,款项会由支付渠道原路退回,不需要买家再提供银行卡号,不会索取验证码,更不会以验证信誉为幌子,诱导您下载各种网贷软件贷款、转账。

  【表现形式】诈骗分子会打来电话,自称是某市公安局“民警”,告知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需要受害人积极配合,在交谈过程中,诈骗分子会不断恐吓受害人:由于案件涉及机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随后,诈骗分子会添加受害人的社交账号好友,向其展示伪造的“警官证”、“逮捕令”等虚假文件证件,或者让受害人点开诈骗分子伪造的“虚假网站”,查看“自己的涉案信息”,从而骗取受害人的信任。然后,诈骗分子会声称需要进行“资金核查”,要求受害人把卡内的资金转到指定的“安全账户”,或者要求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将所有资金汇集到一张银行卡,然后诈骗分子通过“屏幕共享”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后,将该张银行卡的存款全部转走。

  【本地案例】2022年4月12日无为市无城镇吴某(化名)接到一个自称是合肥检察院工作人员的诈骗电话,对方称吴某名下一张银行卡涉及洗黑钱将被紧急冻结,要求吴某配合其查案并将银行卡资金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吴某信以为真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转账,事后发现被骗,前后转账十三次,共计损失200余万元。

  【预防提示】公检法机关是不会通过电话、QQ和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办案、制作线上笔录的,也不会通过互联网发送、出示“通缉令”、“逮捕令”,更不会要求受害人把钱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

  【表现形式】诈骗分子会通过网络黑产交易链等不法渠道,或通过向他人电脑、手机植入木马病毒等不法方式,非法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并对其加以组合配套,为其冒用他人身份实施诈骗创造条件。然后再通过盗号或其他方式假冒他人身份,根据被冒用身份者与受害人之间亲属、朋友、同学、同事等不同的社会关系,有针对性地编造“代买机票”“交学费”“代充话费”“募捐”“遇事故需救治或赔偿”“病重需手术”“帮接收退款”等虚假事由,利用受害人对被冒用身份者的关怀与信赖,使其陷入错误认识,从而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而诈骗分子为增强自身诈骗行为的迷惑性,往往会通过伪造虚假收付款证明、合成虚假语音片段、制作虚假的病历等证明材料,降低受害人的心理防备,加深受害人的错误认识,继而要求受害人向其进行转账。

  【本地案例】2021年10月9日无为市某镇居民严某(化名)加了一个是自称村上书记的微信,对方问严某工地上事情怎么样后,并表示会关注他的企业,后以自己不方便打款为由,让严某代为打款,并伪造一张汇款至严某账户的图片。严某随叫财务汇款28万元。后发现被骗。

  【预防提示】大家平时要注意保护个人及单位信息,以防被诈骗分子掌握从而实施精准诈骗。如果收到涉及熟人要求转账、汇款等消息,务必通过电话等途径核实对方真实身份,确定不是诈骗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表现形式】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电话和各种社交软件发布虚假贷款广告,将自己伪装成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取受害人信任。等到受害人在诈骗分子提供的虚假APP内办理贷款业务后,诈骗分子冒充的APP“客服”会声称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填写错误,需要转账支付“解冻费”才能办理贷款业务。当受害人转账汇款后,诈骗分子还会以“验证信誉”“开启提款通道”“缴纳保证金”等理由要求受害人继续转账。或者以指导操作为由,要求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一旦受害人将自己的屏幕共享给他人,也就意味着受害人操作手机的一切行为、屏幕上显示的所有内容都呈现在诈骗分子的眼前,诈骗分子会趁机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将受害人银行卡里的钱全部转走。

  【本地案例】2022年2月28日无为市某镇居民张某(化名)接到一个电话称可以给其提供贷款服务,随后对方给张某一个QQ号,张某添加好友后对方自称是客服讲解了贷款流程,并索要了证件号随后让张某安装注册了一个APP,后以“卡号输入错误需交保证金”为由,让张某进行转账,张某前后转账十六次,共计44万余元,也无法获得贷款,并且客服也神秘消失。

  【预防提示】网络贷款凡是要你先交“会员费”、“保证金”、“认证金”等各种费用或者开启“屏幕共享”的,全都是诈骗。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陌生二维码下载非官方发布的App,更不要轻易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密码等个人信息。

  【表现形式】诈骗分子会在微信群、朋友圈或网络购物平台上发布出售低价商品、提供各种生活技能服务的信息。在吸引到有购买意愿的受害人后,诈骗分子会以很多理由要求添加受害人的微信或QQ,脱离平台进行交谈。然后诈骗分子会向受害人发送虚假付款链接,诱骗受害人到虚假交易平台上付款。当受害人付款后,发现对方并未发货、或者并未提供服务时,诈骗分子还会伪装成平台“客服”,以收取“定金”“保证金”“货物被扣要交罚款”等理由,诱骗受害人反复转账。

  【本地案例】2023年1月28日,我市居民方某(化名)刷抖音刷到一个苹果游戏退款的视频,后添加对方微信,在对方的诱导下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进行转账,先后转账两次共计转款59970元,后发现被诈骗。

  【预防提示】通过正规网购平台购买商品、寻求生活技能服务时,请严格遵守平台交易流程,不脱离平台私下交易,切记不要点击陌生链接,或者将钱款直接转给对方。

  【表现形式】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再打电话冒充银行、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工作人员,将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告知受害人,以取得受害人的信任。然后诈骗分子会声称要帮助受害人注销“贷款逾期记录”、消除“支付类平台不良记录”,注销“学生贷账户”,用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个人征信的手段进行恐吓,引起受害人的内心恐慌。紧接着诈骗分子就会声称只要受害人按照他的指示进行操作,就可以消除不良征信记录,从而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者要求受害人在各种网贷平台贷款后,将钱转账至诈骗分子提供的银行账户。

  【本地案例】2022年1月12日无为市某工业园区职工汤某(化名)通过支付宝加了账户:176*****53好友,然后进行网络贷款,通过链接jntdxtc.dfhiaof下载了“马.上.金.融.app”,之后对方以交纳保证金、账户异常、超前提现等为由,汤某在向多张银行卡汇款10多万后,察觉被骗。

  【预防提示】凡是声称可以提供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电话都是诈骗,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个人无权删除、修改。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坚决不给陌生人转账!任何渠道的汇款统统拒绝。

  【表现形式】诈骗分子会冒充一些电商平台的“客服”,声称误将受害人升级为“VIP会员”、授权为“代理商”或已办理“商品分期”等业务,以如不取消上述业务将产生额外扣费为由,要求受害人支付“手续费”“认证金”、转账“刷流水”,或者诱导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从而盗取银行卡内的存款。

  【本地案例】2022年2月10日无为市某种居民田某(化名)在家中用微信聊天时,突然有人陌生人加他微信,对方自称是微信零钱通客服人员,微信零钱通被封号了,需要转账到微信零钱通里面才可以解封,随后田某通过银行卡的方式进行转账到微信零钱通里面,直到发现微信零钱通没有解封,转账过去的钱发现不见了,才察觉自己可能被骗。

  【预防提示】收到电商客服的来电时,一定要联系APP内的官方客服进行处理。如果对方要求加微信、QQ或者点击链接进入其它平台办理业务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是诈骗分子精心布置的陷阱。

  【表现形式】诈骗分子会在游戏的聊天界面、或者各个网游账号交易平台寻找有出售游戏账号或装备需求的受害者,并添加对方为QQ、微信好友,确认交易流程。然后通过发送假的资金入账截图,让受害者误以为交易成功,再以很多理由让受害人添加虚假“客服”的联系方式、或者进入诈骗分子伪装的虚假交易平台。随后,诈骗分子会伪装成平台“客服”,以“账号提现失败”、交纳“保证金”、“账号被冻结”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反复转账,直至受害人察觉自己被骗。

  【本地案例】2023年1月15日我市居民夏某(化名)在网上被人以“买卖游戏账号为由”,通过转账方式被骗12000元。夏某在游戏账号交易平台“交易猫”添加了嫌疑人QQ,在和嫌疑人沟通后,通过嫌疑人发送的在线客服二维码与在线客服沟通,被嫌疑人(在线客服)以投保保证金、账号异常、业务办理超时等为由向嫌疑人发送的二维码和支付链接分10笔支付12000元。共计支付12000元。

  【预防提示】充值游戏币、买卖游戏装备和游戏账号时,一定要在官方网站或是官方指定的交易平台做,避免私下交易。如果有客服以账户冻结无法提现为由,要求充值转账的,都是诈骗,切勿轻易向陌生银行账户转账!

  紧急提醒:上海不少人已收到!“非常有迷惑性”,网友后怕:幸好赶紧扔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